Author:哈特中心 Date:2021-03-30
陈美辰
2020年9月24日,奥利弗·哈特合同与治理研究中心通过“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举办了系列学术论坛第一期,哈特中心研究员、经济学系陈美辰博士报告了自己的学术论文“Signaling in Initial Coin Offerings(首次代币发行中的信号传递)”。
Signaling in Initial Coin Offerings 研究了不对称信息在首次代币发行中的应用。首次代币发行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手段在近些年获得了越来越多初创公司的青睐。在首次代币发行中,公司在相关产品正式发行前出售代币以募集资金,而投资者在日后可以选择交易代币或以代币换取相应产品。此篇文章创建了一个理论模型用以研究首次代币发行的最优结构。特别地,此研究着眼于一个信息优势的初创企业应如何设定首次代币发行中的软顶和硬顶来为信息劣势的投资者传递有效的信息。软顶指的是项目成功发行所需的最低投资额而硬顶即为首次代币发行可以募集到的最大金额。通过求解理论模型,此研究发现设定合适的软顶可以有效地传递产品信息,而硬顶作为一种信息传递手段仅对产品回报率足够高的公司才是有效的。
华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奥利弗·哈特合同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奥利弗·哈特通过在线会议的方式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并与报告人和参会者进行了交流。上海交通大学秦向东教授、许永国老师、复旦大学的王永钦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谭彦之博士以及我校孙定东、殷广卫、杨剑侠、蒋士成、赵炎、李佑平、陈雅静、成为、徐思嘉、丁艺、邓南昕等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大家围绕着本次报告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研讨会中各位专家学者围绕着文章的模型架构、结论及相关的拓展研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杨剑侠教授指出代币价格应为内生而非外生,陈美晨博士回应指出价格本身无法作为有效的信号所以在模型中设为外生同时表示在后续研究中会讨论价格内生对软顶硬顶设定问题的影响。秦向东教授指出了现阶段首次代币发行及数字货币带来的监管问题并建议作者考虑将理论结果与现实数据结合以增加文中结论的说服力。陈美晨博士表示会考虑如何将理论与实证结合并在今后的研究中探讨监管在首次代币发行中的角色。哈特教授问及了文章中构建的模型与Crawford和Sobel 1982年文章的关联。陈美晨博士指出两者在模型架构和证明结论中有很多相似之处,但Crawford和Sobel的文章中发送者的信息不会直接影响发送者和接收者的效用而在此文中软顶和硬顶会直接影响公司的效用函数。